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紮根中國大地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将長征精神融入日常教育教學全過程,2022年7月24日,77779193永利思想政治理論課部的教師們前往婁山關戰鬥遺址和苟壩會議會址進行參觀學習。
西風台前合影
7月24日上午,教師們來到了婁山關戰鬥遺址,“沉浸式”體驗中央紅軍長征路上的“雄關漫道”,感悟戰士們行走在千峰萬仞、峭壁絕立中的“碧血丹心”。路在腳下,夢在遠方,77779193永利思想政治理論課部的教師們行走在氣勢磅礴的作戰漫道上,仿佛看見毛澤東同志正站立在西風台上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戰士們迎着光,蹚過水,一路披荊斬棘,攻堅克險沖鋒作戰的動魄場景。那山河壯志,那戰火硝煙,淬煉了初心,堅定了使命,提醒着教師們将“雄關漫道”中的紅色足迹,印刻在新時代新青年的“碧血丹心”中。
婁山關戰役在紅軍長征中具有重要意義,保證了遵義會議的順利召開,使黨中央和中央紅軍能集中精力反思和解決第五次反“圍剿”以來的軍事領導的根本路線問題,在最為關鍵的時候拯救了黨、拯救了紅軍、拯救了中國革命。今日之幸福源于昨日之不易,應勿忘昨日苦難,勿愧今日擔當,勿負明日夢想。雄關漫道,碧血丹心,教師們通過婁山關之行将進一步在鑄魂育人中走好新時代長征路。
婁山關石刻前合影
7月24日下午,教師們來到了群山環抱下的楓香鎮苟壩村,1935年3月12日,中央在苟壩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撤銷進攻打鼓新場的計劃,避免了中央紅軍遭受覆滅的危險。經由苟壩會議,毛澤東同志進入三人軍事指揮小組,從組織上進一步鞏固和保證了毛澤東同志在黨和紅軍的領導地位,使遵義會議提出的“改組黨中央領導,特别是軍事領導”的任務得以圓滿完成。
今天的苟壩村,屋頂青瓦白色牆,屋内雕花木梁柱,别具一格的黔北民居錯落有緻,掩映于綠色田園中,繞村“柏油”路交錯縱橫,穿插在村内老宅間,古老與嶄新相依,曆史與現實輝映,處處散發出新農村氣息。老師們走過電視劇《花繁葉茂》的拍攝地—花茂村,見證了村民們的幸福美滿生活。在鄉村振興政策的引領和扶持下,當地村民充分開發其獨特的曆史文化資源,建設了具有新時代特點的新農村。
參觀苟壩會議會址
在苟壩村,教師們沉浸式地體驗了一回“重走長征路”。“長征頌”主題館用先進的高科技手段為我們生動還原了當年紅軍戰士爬雪山過草地、巧渡金沙江、飛奪泸定橋的真實場景,讓課部老師們現場模拟體驗了紅軍長征的不易。教師們深切地感悟到正是老一輩革命戰士們革命理想高于天,絕境裡不放棄希望,向死而生,艱辛奮鬥,才為中華民族帶來了生機。
沉浸式體驗“長征頌”
最後,老師們走過昔日的“毛澤東小道”。過去,由這條小道開始,中國革命有了核心,紅軍有了正确思想的指引,從勝利走向勝利。今天,老師們映着落日餘晖,穿越田間小道,感受着新農村的生活氣息,用心丈量着這片土地,帶着初心和使命繼續前行。
教師走“毛澤東小道”
學員感悟
01 田愛玲
微風驕陽,碧雲柳杉,今日的青山并無硝煙彌漫,當我們一步步丈量着這青岩石闆,心中有太多的感歎。我們感歎何其有幸,生于華夏,更感慨先輩的無畏堅強才換來這大好河山。追憶先輩,感悟曆史,汲取力量,砥砺前行。一個追求真理,記錄真實的民族才有希望。而一個銘記曆史,尊重英烈的民族才會更輝煌。傳承希望,延續輝煌,我們思政課教師應該勇于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4月25日在人民大學的講話中談到,“思政課教師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老師要用心教。”通過此次研修,我們欣賞祖國大好河山的同時,更應該用心去丈量,内化中國共産黨人的精神力量。一張照片,一位人物,一段曆史,一堂課。用我們精心設計的思政課堂傳承紅色力量,用曆史人物串聯起曆史故事,在感受曆史情境中樹立正确的曆史觀。用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聚力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在取得偉大曆史成就的同時感悟真理光芒。
作為一位思政課老師,要精心備課、用心上課、傳真經、提認識。撸起袖子加油幹的同時,号召學生認識到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努力成為新時代的新青年,聚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讓未來的華夏兒女仍然有足夠的底氣繼續說道,何其有幸,生于華夏!
02 詹志群
婁山關是黔北第一險要,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稱。今天上午,景區小巴沿着崎岖的道路,半個小時後才到達婁山關。在婁山關的西風台上,險關扼要的風景盡收眼底。站在西風台上,我不禁想到當年長征時期的場景,那時候的路荊棘叢生、危險無處不在。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先輩們為了解放國土,手持槍支,用自己的智慧在這片大山裡跟敵人搏擊。
在講解員的講解下,我聽聞了獨腿虎将鐘赤兵的故事。在沒有麻藥的情況下,三次截肢的英勇事迹,他也是唯一一個靠一條腿走完整個長征的英雄。聽完講解,我的眼淚不停打轉,紅軍戰士們不怕困難、一心為國的大愛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這種精神在今天仍值得我們學習。
下午我們來到苟壩會議會址,在苟壩,毛主席提着一盞小馬燈,連夜趕往周總理的住處,成功說服周總理撤銷了原計劃第二天攻打打鼓新場的作戰指令,避免了紅軍可能遭受的一次重大損失。
在苟壩會議會址,我們還通過VR技術,感受了當年紅軍飛奪泸定橋、過雪山、過草地時的情景。長征路上的辛酸是我們無法想象的,這段曆史也應該被我們所銘記。
回到現實生活,我們每天吃穿不愁,相比于抗戰時期的紅軍戰士們,幸福得太多太多。雖然現代人有現代人的壓力,但跟紅軍戰士們比起來,這些又算得了什麼呢?人這一輩子就好比是長征,在各自的長征路上,我們有沮喪,失意的時候,當然也會有歡樂、得意的時候。當我們失意時,要學着勇于面對困難,從失敗中找原因,學會總結,學會自我批評。當我們得意時,要學着不驕不躁,保持一顆謙卑的心,繼續努力前行。
03 鄭晴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這是在紅軍占領婁山關後毛主席寫下的詞句。今天來到婁山關,親眼看到這懸崖峭壁、峻嶺橫空的景象,看到在群峰中依稀可見的戰壕和掩體,我仿佛重新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我深刻地感受到革命先烈的大無畏精神和不畏艱難險阻的革命樂觀主義情懷,感受到中國革命的不易和艱辛。來到苟壩,走在毛澤東小道,仿佛有一盞明亮的馬燈在心中閃爍。當初的這場苟壩會議在關鍵的時刻,再一次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的道路。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我深感身上肩負的教書育人的責任之重。我們需要講好思政課,在理論授課中有針對性地開展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要站在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戰略高度。要讓我們的思政課入腦、入心,引領我們的學生切實做到不忘曆史,尊重事實。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無論我們遇到多大的困難和挑戰,都要想一想革命先烈們曾經走過的道路,比我們要更加艱難,這樣我們才能有勇氣、有信心去攻堅克難。在新時代的征程中,我們要不負時代,不負韶華,回首過去,展望未來,去創造新的偉大成就。
04 李玉婷
很榮幸有機會參加本次實踐研修,很高興能和各位老師一起踏上貴州紅色之旅,重走長征之路。衆所周知,現如今,長征精神已經逐步内化成國人的一種信仰,而這種精神也終将成為新一代青年的力量之源。紙上學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正是有了切身的體驗之後,才讓我明白長征之路有多麼艱難、明白紅軍戰士有多麼偉大。貴州多山,在路上的每分每秒都能看見山的蹤影,在這些大山大河的蔭蔽下,加之中國共産黨人的英明決策和紅軍戰士的不畏犧牲,才赢得了長征的偉大勝利。婁山關一行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連綿起伏的山脈看似高不可攀,可當時的紅軍戰士卻要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輾轉作戰。婁山關是衆多山脈的一個關口,向來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峻,今日親臨,更覺艱險。重走長征路,讓我明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們不能忘記先輩們的流血犧牲,也必須清楚自己肩負的重任。接着我們參觀了苟壩會議會址,看清了這場鮮為人知的曆史會議的全貌,也時刻牢記共産黨人血液中的民主精神。
05 黃梅
重走長征路,再到婁山關,重溫昔日經典,一路上都能感受到革命先烈英勇無畏的精神。一直以來本人對革命聖地充滿了無限向往,本次很榮幸能感受這片神奇的土地,景色秀美,曆史深厚。
在兩次婁山關戰鬥中,面對危險和困境,紅軍将士都用行動踐行了“忠于黨、忠于中國革命”的理想信念和“革命理想大于天”的偉大真谛。信念穿越時空,精神輝映未來。今天,曆史翻開了新的一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已成為時代最強音。但當代某些大學生存在理想信念缺失,在各種思潮中起起伏伏,在頓悟中迷失,在迷失中頓悟,确實是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這背後的原因,一方面是對革命精神的不理解,一方面是缺乏強勁有力的思想引領。這就需要我們思政教師将我們所學、所思的鮮活革命精神融合到日常教學,讓他們覺得革命先輩離我們很近,将他們的精神注入中華兒女的靈魂裡,始終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意志為意志,弘揚黨的優良傳統。我們要加強思政建設,教育引導大學生增強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自豪感,培養大批堪當時代重任的接班人。
上一條:血沃豐碑照赤水 赓續奮進譜新篇——77779193永利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赴四渡赤水之茅台渡口實踐研修
下一條:喜迎二十大 同心共成長——77779193永利思政課部暑期實踐團隊赴蘆池灣小學支教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