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學

教育教學

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教學 >> 正文

聚焦教學質量提升——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研室召開第三次教研會

發布日期:2024-10-18    作者:     來源:     點擊:

為提升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課堂教學效果和質量,進一步提高青年任課教師的教學水平,營造以老帶新、不斷學習的氛圍,2024年10月10日下午,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研室在8201會議室開展了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第三次集體備課會。3044永利集团院長張燕明,書記李玉林,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研室部分專任教師參加了此次備課會。會議由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研室主任鄧曉峰主持。

根據前期工作安排,本次會議分為近期工作總結安排、第二專題說課、學習彙報和交流讨論三個環節。

會上,鄧曉峰首先對近期工作進行總結,肯定了綱要教研室全體教師在今年的備課和授課環節中的積極表現,但也指出仍然存在重難點不突出、邏輯性有待加強和與學生的有效互動較少等問題,有待後續進行加強改進。在課題申報和論文寫作方面,鼓勵教師們關注“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相關選題。最後就下一步赴紅巷開展實踐教學進行準備和安排。

把握教學的重點、難點和關鍵,是成功教學的關鍵所在;能否科學準确地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的前提。集體備課會第二階段,由鄧曉峰首先說明第二專題的教材邏輯和教學重難點問題,并介紹了備課的總體思路。本專題主要内容為“近代中國的磨難和抗争”,其内容重難點就在于民族意識的覺醒。在學情分析方面,要注意學生學科專業的文理科背景,結合問卷調研和個别訪談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在教學方法上,要采用問題鍊式教學法,同時注重史論結合。在教學時也要注重史實的拓展,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在進行侵華戰争的教學時,對于背景、經過、影響可讓學生主動進行分享互動,提高學生的參與感。

在學習彙報和交流讨論環節,由祝慶老師主講,主題聚焦“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與中國近現代史大曆史觀”,首先梳理了大曆史觀提出的時間線,将世界曆史和中國曆史進行對比,說明了大曆史觀在中國近現代史的作用。重點強調了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最初探索,講述中國從自強圖存到革命救亡之路的現實與曆史意義,以及五四運動和民族崛起的含義。同時,教師們也踴躍分享自己關于這一部分的學習心得和體會。最後,院長張燕明就本次集體備課會做了總結,強調在備課時教師們需要把教材内容同專業學術相關資料融合起來,提高教學質量水平。

此次集體備課會充分體現教師們對課程教學所做的全面細緻的準備工作,也彙聚了教師們對課程教學的成功經驗和獨特智慧,通過本次集體備課會,老師們進行了課堂教學經驗的交流與分享,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的方法與技巧,在教師之間形成了深入研讨,主動思考,互相學習的氛圍,為教學質量提升打下良好基礎。

上一條:教有所得,研有所獲——探究資本主義的發展及其趨勢

下一條:凝心聚力 “備”出精彩——原理教研室召開第六次集體備課會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