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下午,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研室在8201會議室舉行本學期第五次教研會。此次會議不僅是對過往教學經驗的總結與提升,更是對未來教學改革方向的深度探索。3044永利集团院長張燕明,書記李玉林,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研室部分專任教師參加了此次備課會。會議由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研室主任鄧曉峰主持,專任教師錢利文、祝慶主講說課内容。
會議開始,鄧曉峰就本學期期末工作進行部署。首先,進行前期工作總結和近期的工作安排,提醒選修課老師要按照學校文件精神完成課程考核工作;其次,說明12月赴紅巷進行實踐活動的安排事宜;最後,提醒所有老師要注意論文提交的時間節點。
在說課環節,錢利文介紹了“辛亥革命的成與敗”這一章節的教學思路、主要内容、教學重難點及在教育部課件基礎上做出的修改,并圍繞重難點做了詳細地講解,在最後進行了教學反思,指出大多數學生在高中已學過辛亥革命的曆史,大學階段需将難度拔高,帶領學生結合史實,學會駁斥"告别革命論"等錯誤言論、正确評價資産階級革命派這個階級,正确分析資本主義道路為什麼在中國走不通,同時也要結合辛亥革命紀念館、紅樓、武漢城市建設背景等,将辛亥革命的一些細節進行挖掘。
祝慶主要圍繞“中國人民在精神上由被動轉向主動”這一主題,指出要将曆史事件與理論研究相結合,另外針對如新文化運動時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看法、五四運動的愛國主義等核心内容,要與當前時事相結合,可以對曆史結論進一步論證說明。在課程授課過程中,要穿插互動提問,提出一些可引發思考讨論的随堂練習題和思考題,有助于教師及時作出教學反饋。
在交流讨論環節,鄧曉峰總結,辛亥革命的爆發不是一次偶然的曆史事件,而是在民族危機日益加深、社會矛盾不斷激化、資産階級革命派成長壯大、“三民主義”思想逐漸傳播和發展等一系列的曆史因素作用下,共同醞釀的一場承上啟下的曆史變革。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探索為着力點,深入探讨資産階級革命派的革命活動、思想主張和曆史功績,史論結合,深入淺出,引導學生正确看待辛亥革命的“成”與“敗”,并通過對辛亥革命的勝利和失敗的表象及實質的探讨,進一步認識中國民主革命的必然曆史走向和規律。
此次教研會在提升教學質量的同時,也激發了青年教師的成長潛力。通過教學展示與點評,新老教師間形成了知識的傳承與創新的火花,為打造思政“金課”注入了新鮮血液。每一次的教研都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每一次的讨論都是一次知識的升華。讓我們攜手并肩,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加專業的态度,迎接每一次挑戰,創造更加輝煌的未來!
上一條: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研室開展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第六次教學研讨活動
下一條:深挖課程資源,優化德法課教學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