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工作

黨建工作

當前位置: 首頁 >> 黨建工作 >> 正文

追尋紅色足迹,傳承革命精神

發布日期:2021-05-24    作者:     來源: 本站     點擊:

為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5月18日下午,我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部概論教研組田愛玲老師和沈慧老師帶領2019級學生代表赴漢口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開展集實踐教學、黨史學習與“追尋紅色足迹,傳承革命精神”于一體的主題教育活動。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武漢漢口召開“八七會議”。會議選出新的臨時中央政治局,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實現了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争興起的曆史性轉變。此次會議給中國共産黨指明了新的出路,為挽救黨和革命作出巨大貢獻。

我校師生代表走進一樓展廳,名為“偉大的曆史轉折”的巨型浮雕闖進視野。展廳分為“風雲突變”“重大轉折”“星火燎原”三個曆史闆塊。在田愛玲老師和沈慧老師帶領下,同學們認真參觀學習紀念館裡陳列的300多件文物、大量的照片和珍貴的文獻資料。聽老師講述那段風雲激蕩的往事,同學們仿佛回到了那段“白色恐怖”籠罩下的緊張歲月,感受到了曾經的中國共産黨人對真理的追尋,對初心的堅守和戰勝艱難困苦的勇氣與力量,見證着中國共産黨曆史上一次偉大的轉折。

經過一條狹長的樓道,是紀念館二樓展廳。鄧小平同志所題的“八七會議會址”六個大字印入眼簾,布置是按鄧小平同志的回憶複原的場景。陳設十分簡單,窄小的空間裡,放置着一張長方桌,桌後是兩把靠椅,桌前則是一些長凳。在敵人揚起的屠刀之下,在風聲鶴唳之中,瞿秋白、李維漢、任弼時、蘇兆征、羅亦農、陳喬年、蔡和森、毛澤東、陸定一、鄧小平等共24位同志就在這樣一個狹小的空間内,忍受着武漢令人窒息的高溫緊張而熱烈地探讨着中國革命的前途和命運。駐足眼前的場景,同學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革命先烈的無私無畏和中國共産黨人的高瞻遠矚。

文管B1901班袁子雲同學不禁感慨:“重溫先烈為革命事業英勇鬥争的光輝事迹,這些偉大革命先驅的堅毅、無私和智勇讓我深深地感動和敬佩。”

“這是一個具有深刻教育意義的地方。革命先輩勇敢赤誠,讓我重新受到了一次愛國主義的洗禮。更加增強了我們當代青年的曆史使命感和責任感。”視傳B1901班劉雪琴同學也忍不住分享自己的心得感悟。

此次黨史學習教育,師生共同追尋紅色革命足迹,切身學習體悟黨的曆史和戰鬥精神,真正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革命先輩在危難中堅守初心奮起的故事和不畏艱難奮勇向前的精神,必将激勵着我輩繼續砥砺前行不懈奮鬥。

上一條:學黨史走近武漢紅色文化,憶初心發揚傳承革命精神

下一條:學黨史走近武漢紅色文化,憶初心發揚傳承革命精神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