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信息
1.課程編号:B2245001
2.課程名稱: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
3.英文名稱:Introduction to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4.課程類别:公共基礎課
5.課程性質:必修
6.學時/學分:48學時/3學分
7.适用專業:全校各專業
8.專業層次:本科
9.編寫依據:中宣部、教育部等部門制訂的有關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文件;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教育部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制訂的教學建議、教學課件;77779193永利2021版人才培養方案
10.建議教材:本書編寫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11.參考書:
(1)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M].人民出版社,2017年.
(2)《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M].中央黨校采訪實錄編輯室.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7年.
(3)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M].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
(4)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卷[M].外文出版社,2020年.
(5)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外文出版社,2020年.
(6)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M].外文出版社,2020年.
(7)《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M].外文出版社,2022年.
(8)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M].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1年.
(9)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綱要[M].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1年.
(10)習近平經濟思想學習綱要[M].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2年.
(11)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學習綱要[M].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2年.
(12)習近平強軍思想學習問答[M].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2年.
(13)論黨的青年工作[M].中央文獻出版社,2022年.
(14)《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議》輔導讀本[M].人民出版社,2021年.
(15)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彙編[M].人民出版社,2022年.
12.先修課程:無
13.後續課程:《形勢與政策》(6-8學期)
二、課程教學目标
課程目标及能力要求具體如下:
課程目标1: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夠深刻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内涵和實踐要求,深入領會其時代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世界意義,切實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
課程目标2: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夠理解并應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蘊含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分析現實問題,能夠正确認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所面臨的世界之變、時代之變和曆史之變,能客觀評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和理論創新。
課程目标3: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夠深刻領悟“兩個确立”的決定性意義,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矢志不渝聽黨話跟黨走,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勇當開路先鋒、争當事業闖将。
三、課程教學内容與學時分配
序号
知識單元
知識點
基本要求
推薦學時
講授
實踐
1
專題一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
1.課程簡介
*2.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創立的時代背景
*#3.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兩個結合”的重大成果
*4.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完整的科學體系
*5.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曆史地位
*6.深刻領悟“兩個确立”的決定性意義
1.了解課程開設的意義,知悉課程學習與考核的基本要求。
2.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創立的時代背景、和基本方法。
3.理解和複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回答的時代課題和主要内容。
4.理解和複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和基本立場觀點方法的重要體現。
5.能客觀評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曆史地位。
6.了解學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方法。
4
0
2
專題二
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1.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3.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一以貫之
1.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曆史和人民的選擇。
2.理解和複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科學内涵,理解新時代偉大變革的裡程碑意義。
3.理解和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一以貫之的進行下去
3
專題三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
*1.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
*#2.中國式現代化是強國建設、民族複興的唯一正确道路
3.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行穩緻遠
1.了解實現中國夢是中國共産黨的百年奮鬥的主題,理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艱巨性、複雜性和長期性。
2.廓清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迷霧,堅定“四個自信”。
3.理解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跨越,能複述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
4.能客觀比較中國式現代化與西方現代化的差異,解釋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說明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了人類文明的新形态。
5.意識到肩負的曆史使命,願做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實幹家。
專題四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1.中國共産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 #2.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
*3.健全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
1.理解并認同中國共産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
2.理解中國共産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闡釋黨的領導是全面的、系統的、整體的。
3.了解黨的領導制度體系。
4.增強“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思想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緻。
5
專題五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1.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2.堅持人民至上
3.全面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1.理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論邏輯、曆史邏輯和實踐邏輯。
2.知悉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産黨的根本政治立場,了解堅持人民至上的實踐要求。
3.廓清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認知誤區,了解其基本原則和思路。
6
專題六
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1.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
*2.統籌推進各領域各方面改革開放
*3.将改革開放進行到底
1.理解改革開放對當代中國命運的影響。
2.理解和複述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标。
3.了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方法論。
7
專題七
推動高質量發展
*1.完整、準确、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2.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3.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4.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1.理解推動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鮮明主題,知悉高質量發展的深刻内涵。
2.知悉新發展階段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曆史方位,理解和複述新發展理念的科學内涵。
3.知悉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制度基礎。
4.闡釋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路徑選擇。
8
專題八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教育、科技、人才戰略
*1.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
*2.加快建設教育強國 3.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4.加快建設人才強國
1.理解解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
2.理解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
3.理解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強盛之基、安全之要。
4.理解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赢得國際競争主動的戰略資源。
9
專題九
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
*1.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信
#2.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
*3.健全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體系
4.鞏固和發展新時代愛國統一戰線
1.理解社會主義民主是一種新的民主類型,能客觀比較其與資本主義民主的區别,增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信心和決心。
2.闡釋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社會主義民主。
3.了解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的主要内容。
4.知悉統一戰線是凝聚人心、彙聚力量的強大法寶。
10
專題十
全面依法治國
1.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2.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3.加快建設法治中國
1.知悉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
2.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核心要義和基本原則。
3.闡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主要内容。
4.了解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主要任務。
11
專題十一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1.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
*2.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态
3.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
*4.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
1.理解文化自信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強大精神力量。
2.了解意識形态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态領域的指導地位。
3.認識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并能主動踐行。
4.了解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
願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12
專題十二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加強社會建設
*1.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 *2.不斷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3.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
1.理解增進民生福祉是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
2.闡釋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主要着力點。
3.理解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必要性、重要性,了解如何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13
專題十三
建設社會主義生态文明
1.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2.建設美麗中國 *3.共謀全球生态文明建設之路
1.理解生态文明建設是關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
2.闡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内涵。
3.了解建設美麗中國的主要任務。
4.知悉全球環境治理的中國方案,認同我國為全球環境治理做出的重大貢獻。
14
專題十四
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
*1.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2.構建統籌各領域安全的新安全格局
*3.開創新時代國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1.了解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和民族複興的根基。
2.理解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豐富内涵和指導意義。
3.知悉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是維護國家安全迫切要求,有自覺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
15
專題十五
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人民軍隊
1.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
*2.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标 *3.加快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1.知悉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人民軍隊的重大意義。
2.理解和複述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标,了解黨在新時代的強軍方略。
3.尊崇軍人,自覺愛軍擁軍。
16
專題十六
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完全統一
#1.全面準确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 方針
*2.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
*#3.推進祖國完全統一
1.準确理解“一國兩制”方針的科學内涵,知悉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偉大創舉。
2.了解新時代“一國兩制”在香港、澳門的成功實踐,認同“一國兩制”是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
3.了解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堅定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信心。
17
專題十七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1.新時代中國外交在大變局中開創新局
*2.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3.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1.了解世界變局對中國外交的影響,理解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原則和布局。
2.理解并複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内涵,解釋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内涵及意義。
3.感受當今世界深刻而複雜的變化形勢,認同中國外交的表現和擔當。
18
專題十八
全面從嚴治黨
1.全面從嚴治黨是新時代黨的建設的鮮明主題
*2.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深入推進黨的建設
*3.堅定不移推進反腐敗鬥争
*4.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
1.了解全面從嚴治黨提出的背景。
2.知悉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
3.理解全面從嚴治黨是一場偉大的自我革命。
4.了解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成就,增強對“全面從嚴治黨”的認同感。
【備注:在知識點一欄中,“*”、“#”分别為重點、難點标注,放置在知識點序号前。】
教學方法和手段
1.講授法
教師圍繞課程的重難點及學生的疑惑點有的放矢地展開講授,講深、講透、講活其間的道理。
2.案例教學法
教師精選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的經典案例,在分析論證中引導學生理解重大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
3.同伴探究法
教師在教學中創設問題和設置學生合作學習環節,啟發學生思考問題,通過生生、師生探讨,澄清認知上的疑難與誤區,加深對科學理論的理解。
4.實踐教育法
教師通過實踐教學環節的設置,引導學生在完成實踐作業的過程中應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觀點、立場和方法,理論聯系實際,感悟真理的力量。
混合式教學
教師建設線上課程資源,設置線上學習任務,線下課堂内教師重點闡釋、辨析、探讨重難點問題。
五、課程考核及成績評定
課程考核方式
考核類型
考試R 考查□
考核形式
試卷R 非試卷□
成績評定方式
成績構成
類型
内容名稱
評價标準
平時成績
50 %
課堂表現
30 %(總成績占比為15 %)
課堂互動得分
學生參與投票、問卷、搶答、選人、随堂練習、小組合作探究等課堂互動活動可以獲得相應分數,由學習通平台記錄,積分達到教師設定的标準為滿分。
考勤
20 %(總成績占比為10 %)
簽到得分
1次已簽(學生簽到、教師代簽)計為1次出勤;1次公假計為1次出勤;1次異常(遲到、早退、過期簽到)計為0.5次出勤;1次請假(事假、病假)計為0次出勤。學習通根據出勤率折算得分。教師借助“學習通”記載考勤,缺勤次數超過三分之一取消期末考試資格。
團隊作業
分組任務(PBL)得分
學生分組按要求完成作業,從内容、形式和個人表現三個方面評閱打分。
階段性測驗
章節測驗得分
每一專題章節測驗由學習通平台依據教師預設的參考答案和評分标準統計得分。總得分為學生章節測驗平均分,未做測驗按“0”分計算。
課程音視頻得分
課程視頻全部完成得滿分,單個視頻/音頻分值平均分配,滿分100分。
期末考核成績
考核方式
試卷
由課程組教師根據集體命題的參考答案和評分标準批閱試卷。
大綱制訂人:羅晶晶
大綱審批人:張燕明
制訂日期:2023年9月22日
上一條:習近平主持二十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體學習并發表重要講話
下一條:習近平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