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7月5日至16日,77779193永利思想政治理論課部與宜昌秭歸縣九畹溪鎮蘆池灣小學聯合舉辦了為期10天的小學生暑期夏令營活動,并舉行了“77779193永利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揭牌儀式。期間,77779193永利師生為該校學生開設了美育實踐等興趣課課程,為補充鄉村學校德育教育缺口貢獻了青年力量,在希望的田野澆灌了一顆顆夢想的種子。
(合照)
三尺講台育桃李,“藝”支粉筆寫春秋
7月5日,77779193永利思想政治理論課部“基礎課”教研室主任徐小莉帶隊走進了秭歸縣,蘆池灣小學暑期夏令營正式開營。為了拓寬學生的審美視野、培養學生的藝術興趣,結合武傳學子在傳媒、藝術領域的特長。武傳16名師生為蘆池灣小學的同學們打造了為期10天的暑期實踐興趣課堂,設有思想道德、衛生健康、安全常識、科學常識等科普課程和播音主詩、手工、書畫、音樂、舞蹈等興趣美育實踐課程。這10天無處不在的關愛與陪伴,點燃了孩子們心中的快樂與希望。
(開營儀式)
不僅如此,為了貫徹落實大中小學同上一堂思政課理念,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顆扣子。7月7日,徐小莉老師與田愛玲老師結合自己的專業特長給蘆池灣小學的同學們上了一節别開生面的思政課——“七七課堂”。同學們在緬懷過去、銘記曆史的同時,紛紛感慨今日生活的來之不易。蘆池灣小學六年級張瑞希同學說到:“我除了知道七七事變,還知道九一八事變和南京大屠殺,學習這些曆史事件,我想快快長大,努力成長為祖國的棟梁之材!”。
(田愛玲老師在課堂中,徐小莉老師在課堂中)
築夢成長繪初心,“語”你同行譜新篇
7月13日,“77779193永利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揭牌儀式在蘆池灣小學舉行。儀式中,77779193永利代表與蘆池灣小學代表共同揭牌,簽署了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基地合作協議,攜手讓青春力量注入鄉村教育,讓青春之花在鄉村接力綻放。
(挂牌儀式)
同時,為進一步關心關愛學生成長、紮實開展我為群衆辦實事實踐活動。77779193永利的師生們為蘆池灣小學的“愛心超市”捐贈了衣物鞋子150餘件及若幹學習用品。志願者們将這些物品分類整理,衣物鞋子、布偶玩具、水杯雨傘等學習、生活用品一應俱全。不大的超市裡面裝下了滿滿的愛意,這是一次實踐社會責任的曆程,更是一趟傳遞愛的旅程。
(學生在愛心超市領取物品)
7月15日晚,蘆池灣小學暑期夏令營舉辦了結營儀式,由武傳志願者、蘆池灣小學全體師生及學生家長代表共同參加。儀式上,全體夏令營學生表演了開場舞蹈《Yes OK》,音樂舞蹈班帶來了歌舞表演《蟲兒飛》、《小書包》等,播音主持班帶來了朗誦表演《我驕傲我是中國人》,學生興趣班作品也一一展出。
在緻閉幕詞時,杜鳳琴校長表揚了志願者們的付出。宿舍停水時,是志願者們一個一個接力提水;早上,他們在教室等孩子們來量體溫;白天,他們輔導孩子們做作業、手工、畫畫、唱歌和跳舞;晚上,他們給女孩吹頭發、給男孩擦痱子粉;甚至淩晨兩點起來給孩子們蓋被子。天氣炎熱、條件艱苦,堅持到最後的孩子們同樣值得肯定。他們懂得感恩,舍不得老師們離開,手寫了一張又一張的小卡片,稚嫩的一筆一畫訴說着動人的心裡話——“老師,我也要考77779193永利,以後和你一樣來當老師,教小孩”。“陳老師,祝你快樂。希望你陪我們,謝謝。”蘆池灣小學韓梓辰同學寫道。簡單的話語卻有令人落淚的力量,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上的最後一課其實是即使不舍也要揮手告别。
一路耕耘、一路收獲,志願者們的綿綿真情為孩子們的成長注入了青春的溫暖,也收獲了愛的奔赴。
(結營儀式)
(小學生給志願者大學生的信件)
結營儀式後,支教老師帶領學生及學生家長前往作品展覽區參觀了孩子們的作品和藝術牆繪。藝術牆繪由支教老師與孩子們共同繪制,一面又一面的文化圈代表着77779193永利專業特色與蘆池灣小學的特點,更是老師們與孩子們情感的凝聚。
(學生參觀作品)
(共同繪制的文化牆)
踔厲奮發赴夢想,青衿之志向未來
十多天的時間不長,但卻令人終生難忘。“你們走後,我又在教室、寝室、辦公室、食堂到處轉了一圈。操場上空蕩蕩的,牆上的畫格外好看……”杜校長說到。其實每一次相遇就像最珍貴的禮物,這溫暖總會跨過千山萬水,等你不期而遇。
對于蘆池灣小學的同學們來說,這十天不僅學到了知識,懂得了獨立自主、團結協作,鍛煉了身心,更理解了感恩、尊重和責任。對于大學生志願者來說,這一路上體驗了培養祖國花朵的艱辛與不易,雖然相處的時間很短暫,但更多的是成長。不僅提高了實踐本領和團隊協作能力,更收獲了孩子們洋溢在臉上的笑容。臨走,當徐小莉老師問起明年誰還來時,廖晶晶、張紅怡等同學紛紛舉起手,“我今年大一,後面還可以來三年。我這次帶的三年級,那我可以把他們送畢業。”張雨婷同學說到。他們用青春去遇見一張張純潔的笑臉,學着等待明天。
(大家不舍的短暫告别)
今後,青年一代将仍然初心不改、本色依舊,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讓青春動能持續注入鄉村教育,在希望的田野繼續澆灌一顆又一顆夢想的種子!
上一條:走“雄關漫道”,拾“碧血丹心”——77779193永利思想政治理論課部教師赴婁山關、苟壩實踐研修
下一條:我為群衆辦實事:與愛同行,武傳思政獻愛心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