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研室于2024年11月28日下午在8201會議室舉行本學期第六次教學研讨活動。3044永利集团書記李玉林,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研室部分專任教師參加會議,本次備課會由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研室主任鄧曉峰主持,專任教師楊民元、耿成和祝慶主講。
本次教學研讨活動分為三個部分進行,第一部分是學習彙報和交流讨論,由楊民元老師主講;第二部分是耿成老師帶領全體教師重溫了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第三部分是專題六說課,由祝慶老師主講。
首先,由楊民元老師分享她在學習《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及其裡程碑意義》這一專題過程中産生的新思考。她介紹了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的豐富内容:在新時代十年來,我們經曆了對黨和人民事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曆史意義的三件大事:一是迎來中國共産黨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三是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曆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标,以及在偉大變革中所蘊含的裡程碑意義:新時代十年經曆的三件大事,是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團結奮鬥赢得的曆史性勝利,是彪炳中華民族發展史冊的曆史性勝利,也是對世界具有深遠影響的曆史性勝利。
接下來,由耿成老師領學《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他分别從感悟思想偉力、把握曆史規律、深化宗旨認識、總結曆史經驗、發揚革命精神、增強團結統一這六個方面來梳理這一專題的邏輯主線。同時特别強調,曆史是不能割斷的,要将黨的曆史置于中華文明史,特别是中國近現代史當中來考察,必須旗幟鮮明反對曆史虛無主義。
最後,祝慶老師以“中國人民有了主心骨——中國共産黨的成立”為主題,展示了她對教材第四章的理解、把握和創新設計。她以教材為本,以教育部統編課件為基礎,以問題為導向,重點圍繞中國共産黨成立的曆史背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中國工人階級的壯大和中國共産黨的成立過程和意義進行講述。授課主題明确、線索清晰、重點突出、史料翔實,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她的課程設計注重前後内容之間起承轉合的聯系,同時在課堂形式上,注重對學生學習特點、學習規律、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的把握,綜合運用主題互動讨論等多種模式,将教材内容體系化呈現,同時更順應“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祝老師的講授娓娓道來,吸引了各位老師的目光,同時引發大家對課程教學改革和創新設計的深入思考。
在教學研讨環節,老師們紛紛肯定祝慶老師能夠結合自身研究所長,挖掘課程主題相關史料和學術前沿研究資料,引導學生深度思考的授課方法,并對本專題重難點問題進行深入探讨,同時對如何通過問題鍊、史論結合、講故事和講道理相結合等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課程參與度、獲得感進行了經驗分享和交流。
集體備課會氣氛熱烈,參會教師熱情洋溢,大家結合綱要課專題式授課、案例式教學、實踐主題活動進行了熱烈地交流和探讨。希望老師們能深入把握思政課“講道理”的本質要求,把綱要課重難點講深、講透、講活,赢得學生的情感共鳴,讓綱要課凝聚合力、釋放魅力、充滿活力。
上一條:凝心聚力,共創未來 ——3044永利集团舉行團建活動
下一條: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研室召開2024年秋季學期第五次教研會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