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步婷婷 宋天依 攝影 劉埔辛 趙然)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幫助和引導青年學生緊緊圍繞“國之大者”深刻領會感悟為什麼要推進鄉村振興、如何推進鄉村振興等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2024年8月,3044永利集团(中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半夏青年隊”社會實踐隊在指導老師步婷婷的帶領下,赴孝感市大悟縣金嶺村開展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在學思踐悟中擔使命,實踐隊的隊員們深入鄉村一線,充分探索金嶺村的振興故事。實踐隊通過走訪調研了解到金嶺村是湖北省精準扶貧試點示範單位、湖北省新農村建設試點示範單位、湖北省綠色生态鄉村旅遊度假試點示範單位。在村書記和村民們的努力下,全村依托特色生态資源,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将山水資源化為優質資産,逐步形成“紅色、綠色、古色”相結合的産業體系,着力探索黨組織領導下“村集體公司+股份合作+自主經營”的發展道路,帶動全村共同富裕。
在金嶺村綜合服務中心,一張“金嶺村數字鄉村雲平台”大屏幕動态展示着鄉村善治、智慧黨建、和美鄉村、VR等情況。平台具備大屏顯示、後台監管、小程序應用、手機查看等功能,有效賦能數字治理和日常管理,助力實現鄉村治理的可視化、可控化、可監督化。金嶺村通過數字服務中心平台建設,以雲服務、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為基礎,将村中各項業務融入平台之中,實現了數據多跑腿,村民少跑腿,村中業務一網通辦。
在新時代民族振興的征途上,鄉土文化是人們永遠不能割舍的情愫。金嶺村以顔回書院特色古建築為載體、以紅色故事為重點、以非遺漢繡為關鍵,讓優秀傳統文化點亮鄉村經濟,成為鄉村振興的“助推器”。實踐隊成員通過切身體驗,了解到這種“文化+旅遊”的發展模式,實現了文化變收入、資源變資産。不僅讓金嶺村的文化遺産得到了有效保護,也為村民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收入來源。
通過此次實踐,實踐隊成員邊走邊看、邊記錄邊思考,探尋紅色足迹,領略綠水青山,探索振興之路。隊員們紛紛表示将牢記使命、不負韶華,在廣袤的祖國山河奮發有為,将青春風采彙入鄉村振興,讓社會實踐真正成為一堂生動的鄉村振興思政大課。後續,實踐隊将推出金嶺村記錄作品,激發更多青年學子投身鄉村振興事業,共同勾勒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
責任編輯:李巍峰,曹琳,湖北高校思政網
上一條:葉青教授為3044永利集团教師解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下一條:探尋非遺魅力 傳承文化根脈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