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下午,我院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教研室在8201會議室召開了以“重構教學内容,建設一流課程”為主題的第四次集體備課會。3044永利集团院長張燕明、黨支部書記李玉林,以及教研室全體教師參加會議。會議由“綱要”教研室主任鄧曉峰主持。
“綱要”教研室王文瑤對教材中第四章中國共産黨成立和中國革命新局面的内容進行梳理和說課。王文瑤指出,本章分為專題五和專題六兩個部分,授課計劃為各4個學時。本章主要從新文化運動到國共第一次合作失敗這十二年的時間,在中國近現代史、中共黨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段曆史說明了在救亡圖存的背景下,中國從少部分人的覺醒到整個民族的全面覺醒,更能說明為什麼曆史和人民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其次,王老師對教學目标、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和教學内容進行了詳細地解讀,具體分析了所帶班級的學情狀況,針對不同的專業和班級在授課的過程中可以有所側重。
在專題五的說課中,王文瑤提到,我們講中國共産黨的曆史,往往不是從1921年開始說起,而要從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講起,這是基于唯物史觀和大曆史觀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在這部分的授課過程中,可以與現在我們倡導的對傳統文化的創新性發展創造性轉化相結合,辯證地看待其對傳統文化的态度,尤其是新文化運動對傳統文化的态度。同時重點分析和理解五四運動的曆史特點和意義,通過系統講授法和案例分析法,讓學生們能夠真正認識到為什麼愛國主義是五四精神的核心。
說課結束後,教研室主任鄧曉峰對說課進行了點評、總結和補充。其他老師也參與了讨論,朱傲雪老師提出,在重構教學内容的過程中,也要注意對學情的分析,文科、理科和藝術類專業背景的學生知識儲備和興趣點并不會完全一緻。教研室其他老師也對兩個專題中一些細節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鄧曉峰最後總結指出,重構教學内容是本學期《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一流課程建設的重點,每位老師在備課的過程中,都要吃透現有的教材體系和教育部課件邏輯體系,在此基礎上探索優化的方向,同時注重方式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本次教研活動繼續保持着腳踏實地的原則,體現了綱要教研室教學為本的精神,促進綱要教研室的教學教研水平穩步提升。
上一條:集思廣益,備出精彩 ——“毛中特”教研室開展第四次集體備課會
下一條:凝心聚力,同研共學 ——“毛中特”教研室舉行第三次集體備課會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