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學

教育教學

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教學 >> 正文

“抗疫教學兩不誤”力争本學期教研活動的良好開端——綱要課教研室開展第二次教研活動會

發布日期:2022-03-07    作者:     來源: 本站     點擊:

  2022年3月3日14:00,綱要課教研室在騰訊會議平台上召開了本學期第二次教研活動。本次教研會主要圍繞專題二《天涯何處是神州---進入近代後中華民族的磨難與抗争》的内容進行說課和探讨,會議由鄧曉峰老師主持。

  鄧曉峰老師分析了根據教改新思想應該如何确立重難點,教材的叙事結構,重點講述了專題二在本門課中的地位,專題二的重難點把握和她自己的教學設計,提出要着重闡述清楚“民族意識的覺醒與民族複興使命的提出”。

  随後,教研室老師圍繞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教學疑難等問題展開了讨論。周倩文老師提出專題二中知識點比較多和散,時間線跨度大,大篇幅講理論,學生不太感興趣,所以在教學中可以放一些曆史視頻,比如放馬嘎爾尼訪華,結合曆史事件說說時代背景,建議在講解書本知識點時,穿插視頻和史料,擴充知識面。教研室主任李玉林老師根據說課内容補充了民族意識覺醒主要是在甲午前後,與當時深重的民族危機、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有關,并提出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知識構成進一步拓展課堂内容,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李光雯老師提出專題二的内容較多,用4個課時講解時間和安排都很緊湊,之前也了解過80%的同學在高中學過曆史這門課,所以在講述時注重用啟發式、讨論互動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重難點,并結合時政熱點進行比較,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點。在教學内容處理上有所取舍,在專題一已講過的就不用在本專題中再次展開,關于民族意識覺醒,如何實現救亡圖存和振興中華,李老師認為可以放在專題三、四具體講述,本專題隻簡要講了幾位思想家的理論。胡凡凡老師表示通過教研會議,加強了對“民族覺醒與民族複興”的理論把握,并提出根據學生特點建議采用學習通選人、搶答、讨論等方法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史實部分。

  此次集體備課會是本學期第一次正式備課會,雖然線上舉行,但是教研室全體教師踴躍參與,積極建言,形成了集體備課的氛圍,為本學期的教研活動的充實開展開啟了良好的開端,通過在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探讨,産生火花,有助于改進自身教學,并促使我們對課程有更多的挖掘與思考。

上一條:有“備”而來,迎接線上教學——綱要課教研室開展第三次教研活動會

下一條:群策群力 集思廣益——概論課教研室召開新學期第二次集體備課會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