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學

教育教學

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教學 >> 正文

燎原之火映初心,深耕細作話“革命” ——“毛中特”教研室開展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專題備課會

發布日期:2025-03-17    作者:     來源:     點擊:

2025年3月13日上午,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研室全體教師在8201會議室開展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專題集體備課會,着力通過集思廣益、深入研讨,精心打磨教學環節,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感和獲得感。

王夢毅老師首先對本專題的教學目标、教學重難點以及與前後專題之間的邏輯關系進行說課。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作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形成的具有獨創性的革命理論,是毛澤東思想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她強調授課時要引導學生自覺認識到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行動,在學習與思辨中真懂革命理論、真悟革命情懷、傳承革命精神。随後,她以問題鍊的形式闡述了本專題的教學思路:通過“什麼是革命”“什麼是民主革命”兩個問題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的同時,又為本專題教學内容的講授奠定理論基礎;聚焦國情依據、時代背景和實踐基礎回答“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何以形成”;聚焦總路線、基本綱領、道路、基本經驗剖析“新民主主義革命回答了哪些問題”;聚焦理論意義、實踐意義和世界意義總結“新民主主義革命有何意義”。通過一系列層層遞進的問題,逐步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幫助學生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積累知識,提升思維能力。

參會教師圍繞該專題的教學設計和疑難問題展開了熱烈讨論。教研室主任朱雁老師對課程導入的多個方案進行了對比分析,提出導入設計應注意的原則和問題;指出了該專題問題鍊設計和課件使用中的不足,并提出了改進建議。同時,她重點對課件的邏輯進行了深入分析并逐頁進行了詳細解讀,帶領大家對每個知識點的教學設計進行了優化,強調在講授中樹立學生的問題意識,以問題吸引學生的思考,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此外,她指出要注意專題間的相關聯系和區别,如在講授國情依據時應與毛澤東思想形成發展的國情依據有所區分,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國情依據側重于講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本國情下社會的主要矛盾以及以解決這些矛盾為目标的革命任務及性質。為了避免在課堂讨論環節學生過度依賴百度、豆包等工具形成千篇一律的答案,努麗豔老師建議以自由辯論的形式組織學生圍繞“侵略有功論”這一争議性話題展開讨論,引導學生在不同意見的激烈碰撞中逐漸辨明真理。韓傑老師提議,在講解“三大法寶”時,融入曆史與現實中的真實案例,幫助學生更透徹地領會“三大法寶”于過去及當下所發揮的關鍵作用。

集體備課會為思政課教師搭建了一個共享教學資源、優化教學設計、交流教學經驗、增強團隊凝聚力的平台。此次集體備課會的召開不僅幫助參會教師進一步理順了該專題的教學邏輯,使教學思路更加清晰化、教學内容更加條理化,也為後續教學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上一條:傳承紅色基因 創新思政課堂

下一條:“德法”教研室召開專題研讨會:共話數字時代的科研誠信問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