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30日19:00,綱要課教研室通過騰訊會議召開了本學期第六次集體備課活動。本次活動主要圍繞專題六《星星之火可燎原--中國革命新道路的開辟 》的内容進行說課和探讨,會議由胡凡凡老師主持。
首先,胡凡凡老師就專題五的備課思路與各位老師進行了分享。她提出通過本專題的講授學生要掌握了解國民黨政權的階級性質及其統治下的社會政治經濟狀況;懂得中國革命新道路“新”在哪裡;認識長征的意義,弘揚長征精神,堅定共産主義理想、信念;理解土地革命戰争時期,中國共産黨總結曆史經驗,加強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重要意義。可以通過視頻《覺醒年代》中陳延年和陳喬年犧牲的鏡頭和陳獨秀與任弼時的争論來說明大革命失敗後,面對國民黨舉起的屠刀,共産黨内出現的困惑、争論,來引導學生思考本專題的内容-中國革命的出路在哪裡?胡老師結合實際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如何避免碎片化講授曆史事件以及突然從線上轉為線下,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随後,各位老師針對自己的講課思路和胡老師提出的困惑通過騰訊會議積極發言。鄧曉峰老師首先肯定了胡老師提出的問題,說第一個問題是很多老師面對的共性的問題,能夠意識到這一點,證明年輕老師對教學有很多的思考。鄧老師就第一個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認為在《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這門課的教學過程中,避免碎片化,最重要的就是時時刻刻能夠跟學生提綱契領,而不要在一些具體的曆史事件上過分展開。關于第二個問題鄧老師認為,老師一方面要加強課堂管理,另一方面可以穿插一些視頻和小的曆史故事活躍課堂氣氛。李玉林老師則認為對于曆史事件的講述可以用簡短的詞語概括串連課本重要曆史事實,便于學生記憶。比如對專題六的講述可以概括為:一條道路(新民主主義道路)、兩次會議(八七會議、遵義會議)、三大起義(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三次左傾錯誤(瞿秋白左傾盲動錯誤、李立三左傾冒險錯誤、王明左傾教條錯誤)等。鄭晴老師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她認為關于曆史史實的講解,講得過細的話一方面受課時時間的限制,一方面會偏離重難點,如何生動講述曆史知識是一個難題。李玉林老師認為可以結合毛澤東詩詞講解本專題的内容,多看黨史、毛澤東選集等書籍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朱傲雪認為備課時可從時間線上整理各時間的前因後果,多看看澎湃網等網站的大咖們關于曆史事件的評價,幫助學生理解記憶。
通過此次集體備課會,各位老師達到了一下兩點共識:1.備課時通過各種媒介搜集相關課程内容資料,豐富教學案例,結合備課内容和學生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内容,提升教學質量。2.線上轉線下,要加強課堂管理,提升聽課率,保證到課率,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上一條:守正創新講好思政大課,綜合實踐助力學生成長 ——記《思想政治理論綜合實踐》課第二次教研活動
下一條:綱要教研室開展第五次集體備課活動
【關閉】